南大校長:不是所有博士生都能畢業(yè);中大校長:博士生應繼續(xù)擴招

2019-03-11

據(jù)南京人民廣播電臺報道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南京大學校長呂建表示,目前我國可能有65%的博士無法按期畢業(yè)。他表示: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理所當然能畢業(yè) ,能否構建一個合理的分流機制,讓適合的人讀下去,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,然后盡量的按時畢業(yè);不適合的,用分流技術。

全國人大代表 呂建

具體而言,呂建這樣表示:

我國博士按期畢業(yè)率比較低,2012年的時候40%的人無法按期畢業(yè),目前這個比例可能達到了65%,從年限上來看,三年博士最長八年畢不了業(yè)。

博士是國家創(chuàng)新的一個重要力量,這樣的現(xiàn)象值得我們反思三點:我國的博士培養(yǎng)模式怎么樣?導師的投入是否足夠?學生個人是否努力?

目前,我們的博士教育體系是開頭松——中間松——畢業(yè)嚴 。能不能在中間過程也嚴格起來?一旦嚴格要求,老師要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博士生培養(yǎng)過程中,在學問上關心學生,在思想品德上、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上影響學生。

同時,我們的社會也要建立一個觀念,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博士畢業(yè)的。

博士的培養(yǎng)不可能千篇一律。

另外,我們也希望建立博士服務體系,包括博士生在讀期間待遇能不能提高一些?碰到的心理問題,發(fā)展中的困惑,由誰來支持他?論文是必須自己完成,沒有任何的捷徑好走,但在其他方面,我們希望國家可以多一些關心。

在南京大學,有一個叫433博士培養(yǎng)模式。明確:中間過程嚴格要求。每一次資格考試必須有15%的人不能通過,不要等到畢業(yè)的時候就來不及了。博士論文不是簡單會背書考試,它是創(chuàng)造知識的過程。

有學生可能不適合南大,但適應別的學校;或者有學生在其他學校不適合,到南大適合了。博士的培養(yǎng)不可能千篇一律。能否構建一個合理的分流機制,讓適合的人讀下去,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,然后盡量的按時畢業(yè)。不適合的,我們用分流技術,比方說博士不適合,就碩士畢業(yè)班,從而能人盡其才。

據(jù)科技日報報道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建議:應繼續(xù)擴大博士生招生規(guī)模。

具體而言,羅俊這樣表示:

中山大學有2266名教授具備博士生導師資格,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規(guī)模只有1700人。在保證重點學科、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指標后,一般都是2—3名教授去競爭1個博士生招收名額,一批優(yōu)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。去年提出擴大博士生招生、培養(yǎng)規(guī)模建議后,招生指標有所提高,但還不夠。

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,我國博士生招生和培養(yǎng)總體存在規(guī)模偏小的突出問題。我國人口總量是美國的4.3倍,博士畢業(yè)生數(shù)不及美國的1/3,差距非常明顯。我國博士生培養(yǎng)規(guī)模偏小與高水平創(chuàng)新人才迫切需求之間的矛盾突顯。(詳細內容請戳傳送門

對于這兩位校長的建議,你怎么看?歡迎留言發(fā)表你的意見。

本文來源:募格學術整理自本文整理自國青年報(ID:zqbcyol 張力友)、南京人民廣播電臺(FM106.9記者 楊洋)、青塔(ID:cingta-com)、科技日報(陳瑜)。?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社科學術圈整理。

寶寶起名 起名

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、學習之用,部分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,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,請與小編聯(lián)系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并給予反饋。
相關期刊推薦
房地產導刊

房地產導刊

合作期刊 - 國家級期刊

報刊薈萃

報刊薈萃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門窗

門窗

合作期刊 - 國家級期刊

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

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新課程教學

新課程教學

初等教育 - 國家級期刊

經營管理者

經營管理者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小學教學參考

小學教學參考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科學與財富

科學與財富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建筑建材裝飾

建筑建材裝飾

合作期刊 - 國家級期刊

城建檔案

城建檔案

合作期刊 - 國家級期刊